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文章正文
谈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作者:北仑翻译公司-Ceci    发布于:2013-08-09 09:29:35    文字:【】【】【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其英文译本由林语堂先生翻译。《浮生六记》中的文化负载词可以分成三类,即地名、人名及称谓、表示某些习俗的词语,译辰翻译-北仑翻译公司对这些词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

一、地名的翻译

中国的地名多数含有特殊的意义,而且有些地名与典故有关。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大部分的地名都是通过音译或直译转换为目的语的。比如:
(1)居苏州沧浪亭畔
living by the side of the Ts'anglang Pavilion in Soochow
“沧浪”一词来自先秦时期的典籍。人们通常会联想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话表达了“与时推移”这一处世之道。
(2)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
Luckily, we were next door to the Lotus Lover' s Lodge of the Ts'anglang Pavilion on the east.
在中国,“莲”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人们通常用莲来表达一种清高的生活态度,“出淤泥而不染”是莲所具有的品格。而英文的“lotus”一词则没有这种文化内涵。在这里,用“爱莲”作为住所的名字,暗示了主人清心寡欲的性情。

二、人名及称谓的翻译

在过去,中国的文人学士通常有名、字以及号,中国人的号常常隐含了一个人的性情、志向和愿望等。但在西方则没有类似的用法。至于称谓,中国人往往使用敬语和谦称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英语则没有这种表达。中英两种语言在这两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不可能逐字将这些表示人名和称谓的词翻译成英文。在处理这些词的过程中,林语堂主要遵从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如:
(1)舅氏心馀先生女也
the daughter of my maternal uncle, Hsinyu.
“先生”是对长辈的一种尊称。但在西方国家,一般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林语堂省略了对“先生”一词的翻译。
(2)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
I only fear that our parents might think their daughter-in-law lazy.
“堂上”是对父母的尊称。
(3)然君喜食蒜,妾亦强啖之
You yourself eat garlic, for instance, and I have tried to eat it with you.
“君”是对古代男子的敬称,“妾”是古代女子的谦称。

三、表示某些习俗的词的翻译

表示习俗的词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浮生六记》中有很多这类词语,在处理这些词时,林语堂主要采用意译的方法,但在某些地方也用了直译。
(1)随母归宁
I went with my mother to her maiden home.
“归宁”指出嫁后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
(2)以莲钩拨入池中
kicked them into the pond
“莲钩”即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莲”。译文直接略去不译,而使用“踢”这个动词代替。
根据以上分析,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林语堂的译本在为西方读者普遍接受的同时,也丧失了一些词所包含的特殊的文化含义。但是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文化内涵的丢失不可避免。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可能做到完全等效。